第三方支付受限,那些躺著也中槍的行業
近日,央行發布意見征求草案,擬限定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超過限額的,應通過客戶的銀行賬戶辦理。
消息一出,頓時引起軒然大波!要知道,央行在前不久剛剛叫停了虛擬信用卡和二維碼支付,雖然這兩種支付方式使用范圍并沒有像支付寶財付通之類的廣泛,但對電子商務來說仍然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用戶少了兩個更便捷的支付渠道。特別是像支付寶之類的已經發展成熟并積累了大量用戶資源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此限制令無疑是將整個阿里集團打入了地獄!
毫不夸張的說,如果央行的草案獲得通過,那么整個電子商務行業都將淪陷并陷入倒退潮,而間接引發的,將會是整個互聯網行業的地震!因而,看似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所制定的草案,實質上是對整個互聯網行業的變相抑制。哪些行業最容易受到直接的影響?廣州網站建設奇億網絡小編來跟大家八卦一下。
電子商務
首當其沖的,必然是電子商務行業,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阿里集團的問題了。看看淘寶用戶往年的支付寶曬單,2013年,通過支付寶轉賬、消費、繳費等的用戶人均支出已經超過10000元,而據報道,支付寶最高年度支付額度達400萬元以上!還沒算其他網上銀行、財付通、Paypal之類的支出。這是什么概念?舉個例子,你覺得央行所限定的“年累計轉賬額度不超過1萬元”能幫你還清整年的信用卡賬單、水電煤費用、房屋貸款嗎?
因而,央行限額消費不僅僅是針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更是在限制了用戶的消費,逼迫用戶回歸那勤儉持家的年代!那么更別說那些習慣于依賴第三方支付平臺而存在的獨立商城網站了,用戶需要將錢掰著花,肯定會優先選擇信譽度更高的購物平臺,中小電商將會更快的倒下。
互聯網金融
不久之前,余額寶、百度理財等等各種互聯網理財產品紛紛上線,開始了從商務活動到直接圈錢的營銷策略。這些互聯網理財產品大部分依托于“簡單可依賴”的在線支付信用體系,也就是第三方支付平臺。一旦用戶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所支出的額度受到限制,在消費支付方面尚不能滿足,自然無法將更多的余錢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金融投資活動。因而,可以預見的是,如果央行限制令生效,緊貼著電子商務行業倒下的,必然是沒有更多發展支撐的互聯網金融行業。
別忘了,網銀轉賬的限度更低,互聯網理財產品所規定的諸如“單交易日累計限購5萬元”之類的規定簡直就是一個笑話!
網站建設行業
整個互聯網體系都是建立在各種各樣的網站的基礎上的。這些網站的背后是一個或者是一支網站建設隊伍,他們設計網頁,制作網站,進行網站運營及維護,然后還要進行各種各樣的營銷推廣工作。他們靠技術發展,隱藏于互聯網背后做默默的支撐。一旦第三方支付平臺倒下,受在線支付的影響,無疑于在互聯網扔下了一顆手榴彈,受傷最深的必然是這些網站建設行業,央行的限制令在毀了他們多年積累的現有的勞動成果的同時,也阻斷了他們發展的道路。
其他行業
除以上幾個行業之外,受波及的行業還有團購行業、在線服務業等等行業。可以說,只要涉及電子商務的行業,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影響。顯然,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慶幸的是,目前草案僅僅收集了意見,而并沒有正式實施。而部分知名第三方支付平臺表示已經主動于央行約談商討此事。也許,央行僅僅是以此草案來引起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更多覺醒,要考慮除發展盈利之外更多的東西,譬如說用戶消費安全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