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盯著巨頭,創業者應該學著在夾縫中找出路
近年,互聯網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發展的方向也呈越來越多樣化。但對于創業者來說,發展的機遇與壓力并存,互聯網創業不但要承受高競爭與發展的壓力,還有BAT等巨頭們的陰影壓迫。
從淘寶網到電商平臺,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從信息傳播到社交網絡,從on line 與off line 到O2O……互聯網在不斷的發展中成熟,在發展中創造了更多的機遇,也給了更多的草根創業者無數的契機,遺憾的是,巨頭們的旅程碑太大,以至于讓它們背后的創業者們看不到前面更明媚的陽光。
2012年,一大批剛剛成形的互聯網企業倒下了,或者被合并了,這其中就有曾經風生水起轟轟烈烈走在當時最被看好的O2O的團購網站,以及一大批垂直電商網站;2013年,倒閉和并購潮繼續蔓延,而更令人心寒的是,一些傳統的科技巨頭的倒下,以及行業第二巨頭與第一的合并……在此之外,巨頭們的壓迫也越來越嚴重,以網站優化為例,先是大規模的算法調整,刷掉一大批網站,接下來是網站認證,巨頭自身產品的排名提前等。無不在剝削自然優化網站日益微少的流量,逼迫網站向付費推廣靠攏。
而除了創業艱難之外,巨頭之間也無時不在競爭著。“封殺”從當初的兩個巨頭之間的競爭開始,逐漸演變成為互聯網一種可怕的“文化”。京東封殺支付寶財付通,百度封殺淘寶客,網易封殺騰訊的郵件POP3收發,淘寶封殺微信,微信封殺淘寶的鏈接轉發……在巨頭們針尖對麥芒的競爭之下,互聯網被分割成許多個細小的格局,躺著也中槍的是更多的草根創業者們。
在這種格局下,很多創業者覺得發展無路,轉而將目光放在了巨頭身上,能夠依賴于巨頭生存是最好的結局,于是被收購便成為了創業的最終目的。Facebook 190億收購僅有55名員工的Whatapp更是給了草根創業者們很大的鼓勵。這也促使很多互聯網資深人士認為,2014年,巨頭們的收購潮將會繼續,而突破BAT格局的人除了周鴻祎,還沒有第二個人出現。
難道中國的互聯網僅僅只有BAT或者BAT3嗎?不,顯然是不夠的。我們太缺少像360這樣的創業者了。堅持自己的夢想,在巨頭的夾縫中尋找一條出路并最終擁有屬于自己的半壁江山,這才是創業者應該秉承的信念。巨頭的身子太大,也注定了在很多領域不能觸及以及做到極致,而這恰恰是創業者最好的機會。特別是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格局未定,正是創業者獲得立足和發展的好契機。
文章作者:廣州網站建設www.studstu.com廣州奇億網絡,專注于網站建設行業七年,擁有豐富的經驗,對互聯網的發展也有自己一番獨到的見解。歡迎關注我們的網站并與我們一起分享交流你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