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政策改變對未來創業者的影響
發布日期:[2016/4/8] 編輯:奇億廣州網站建設
“在跨境電商所謂的紅利期剛剛來到時,幾家跨境電商的人曾在一個小型討論會上聊過,不怕政策利好,也不怕政策利壞,最怕的就是政策搖擺,現在政策果然開始搖擺了。”
跨境電商新稅實行前夜,一位跨境電商企業高管給騰訊科技打來電話。這位高管幾次欲言又止后,對騰訊科技進一步表示:“未來或許不敢再在和政策相關的領域創業了。”
引發恐慌的跨境電商新稅到底是什么?持續兩年的跨境電商創業大潮是否要就此結束?
姍姍來遲的正面清單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次略顯詭異的政策宣布節奏:
3月中旬,有消息傳出,跨境電商有可能在4月8日進行稅改;
3月24日,相關三部委發布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4月8日起開始實行;
4月7日晚(即跨境電商新稅制實行前夜) 財政部等11部門才正式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在所謂“白名單”出臺后直接表示:“完全沒辦法接受新稅改革前夜公布白名單,前臺后端好多數據都要進行修改,此前進行的備貨也可能會產生較大損失。”
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公布后只有清單上的商品需要按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新稅制來進口,清單之外商品仍執行一般貿易稅收政策或行郵稅政策。
據財政部消息,這份清單是結合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進口試點情況,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予以統一規范。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夠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了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跨境電商進口產品多屬于涉證產品,未來這些產品在進口時采取何種監管方式會直接影響產品準入及通關效率,因此“正面清單”顯得尤為重要。據財政部消息,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清單內的商品將免于向海關提交許可證件,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直購商品免于驗核通關單,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于驗核通關單。
新政或與《上位法》相悖?此前并未公示
除了“白名單”的公布時機外,新稅改革的一些法律問題在此前也引發爭論。
根據新稅改方案,4月8日之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規定,單次交易限值提高至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在此前舉辦的“4.8跨境進口電商稅收新政考”高峰論壇上一位熟悉海關流程且要求匿名的與會專家表示,新政中提出“50元免稅額度取消”,此政策明顯與上位法相悖,未來政策出臺應該更嚴謹。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56條規定,對規定數額以內的物品,可免征關稅。《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條例》第45條規定,對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一票貨物免征關稅。
該專家指出,此次財政部等部門出臺的新政取消了50元的免稅額度,如果這只是部門規章,那么與上述《海關法》和《關稅條例》兩部上位法明顯相悖。
北京大學新媒體營銷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旗戟則表示,在新規出臺之前,相關部委應該進行過測算,比如20000元的年消費限額是如何出臺的。不要求百分之百精確,但怎么計算出來還是要公示的,這些細則應該為市場實際操作和發展留有空間。
據騰訊科技了解,業內幾家知名的跨境電商都表示在稅制改革之前并未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這也讓一些從業者感到疑惑不解。一位跨境電商平臺從業者對騰訊科技表示:“時間太短了,前臺修改根本來不及。”唯品會 物流副總經理武迪則表示,新規一旦實施,有電商同行反饋,可能當天就不出貨了,因為海關新升級的系統與平臺對接可能出現問題,行業和消費者都要為此買單。
稅改前夜,有人激進有人保守
今天早些時候,跨境電商新稅已經在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上正式運營。
據騰訊科技觀察,在聚美優品、蜜芽、小紅書、洋碼頭等跨境電商平臺上均明確標注“已經開始執行跨境電商新稅”,并通過二級鏈接對稅改的具體政策進行說明。
但在這樣平靜的背后,跨境電商平臺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徑。
極少部分跨境電商平臺選擇了激進的策略:
聚美優品CEO陳歐在微博中大量發放紅包口令, 其此前參加某衛視某檔綜藝節目時,單次活動紅包金額就高達一億元。
而據聚美優品相關采購人員表示,在稅改前,聚美優品并未停止囤貨,反而盡可能的去搜羅更多優質商品。
但硬幣的另外一面卻是保守:
一位來自日本的渠道商在稅改前幾天對騰訊科技表示,某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已經開始減少在渠道的進貨,并且減少了一些采購人員的數量。
而據騰訊科技了解,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在稅改前大幅減少了采購數量,被日本渠道商投訴的相關平臺高管對騰訊科技直接表示:“沒有白名單,不知道消費者反饋,不敢備貨。”
創業并未停止,“反爆款”成最大空間
在稅制改革傳聞出現前,某跨境電商高管曾對騰訊科技表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跨境電商僅僅是為了跨境而跨境。“一些品類本來價格比較低,稅率起征點也比較低,做一般貿易本來就足夠了。更何況一般貿易按照批發價征稅,而跨境電商本來應該是按照零售價進行征稅,根本就沒有價格優勢。”在他看來,現在的一些跨境電商根本沒有在產業鏈深耕上下工夫,而就是利用政策紅利來賺取利潤。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跨境電商爆品仍占跨境海淘很大比例,但海外爆品品牌商供貨渠道不穩定,與國內平臺直接簽約合作可能性小,平臺為保證爆品供貨通常采用復合渠道,價格難以控制,毛利趨近于0。但即便如此,部分電商平臺仍舊時常斷貨無貨。當政策紅利失去后,跨境電商在價格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但在洋碼頭CEO曾碧波看來,此次稅改落地是經過過去三年跨境電商試點工作的一種總結性的判斷:“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不再是少數大型電商平臺獨占的優勢,更多的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
在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看來,新的政策體系下跨境電商如果堅持做爆品很難生存:“國內品牌往往利用電商打造爆品的模式來解決產品庫存,但如果跨境電商只做爆品,陷入價格戰而不是做一些特色和長尾的商品,就很難生存。”
談到2016年跨境電商新的競爭環境,曾碧波對騰訊科技表示:“此次稅收改革對于完全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模式短期內影響會比較明顯,而對直郵體系的影響較小,直郵模式這次會受益部分,諸多庫存深度淺、動銷率不確定的產品將更適用直郵體系,但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不管稅制如何調整,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短期很難打造。以后對各大電商平臺而言如何在供應鏈的組織上平衡各種備貨模式將是一大考驗,這可能將促進行業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誕生。”
數據顯示,去年“黑五”在國內的消費趨勢就展現出“反爆款”的模式,和去年母嬰、保健品銷售占比達50%以上相比,今年輕奢品、服飾類占據了“黑五”國內銷售的主流地位。
這是因為母嬰類商品是生活需求類商品的代表,需求相對穩定,跨境電商發展初期多以母嬰類標品起家,通過“低價”“爆款”等活動打開市場,以致奶粉、紙尿褲等標品一度成為海外購物的代名詞。在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以個人喜好或興趣為導向的消費需求更易刺激消費者海外購物的購買欲望。
本文由奇億網站建設原創,原文地址:http://www.studstu.com/news/1461.html,轉摘請保留版權,謝謝。
2016/4/8
O2O對于互聯網巨頭BAT來說是機遇
2016/4/8
做不好網站seo的個人反思
2016/4/8
生鮮電商難找盈利模式背后的危機
2016/4/7
提升用戶體驗,網頁設計需遵循十大規則
2016/4/7
利用微電商自救的o2o之路
2016/4/7
電商行業將嚴格監管質量標準化
2016/4/7
社區O2O運營該怎么做?
2016/4/7
了解你的用戶是微信支付必須遵循的原則
2016/4/6
以papi醬為代表的網紅為什么這么紅?
2016/4/6
如何將seo更好地運用在網站建設中?
2016/4/6
建站中CSS樣式表常見的兩種使用方法
2016/4/6
從七個方面提高網站建設用戶體驗
2016/4/6
美團和糯米團購運營模式的不同之處
2016/4/5
淺談互聯網家裝有令人堪憂的未來
2016/4/5
網站開發與模板建站有什么區別?
2016/4/5
做好網站優化應如何分析用戶需求?
2016/4/5
為什么說當前的公眾號價值已降低?
2016/4/5
網紅商業模式對互聯網的意義
2016/4/1
微信電子發票出現對互聯網的意義
2016/4/1
八個不同網站建設風格的個人網站案例
跨境電商新稅實行前夜,一位跨境電商企業高管給騰訊科技打來電話。這位高管幾次欲言又止后,對騰訊科技進一步表示:“未來或許不敢再在和政策相關的領域創業了。”
引發恐慌的跨境電商新稅到底是什么?持續兩年的跨境電商創業大潮是否要就此結束?
姍姍來遲的正面清單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是一次略顯詭異的政策宣布節奏:
3月中旬,有消息傳出,跨境電商有可能在4月8日進行稅改;
3月24日,相關三部委發布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4月8日起開始實行;
4月7日晚(即跨境電商新稅制實行前夜) 財政部等11部門才正式公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一位跨境電商業內人士在所謂“白名單”出臺后直接表示:“完全沒辦法接受新稅改革前夜公布白名單,前臺后端好多數據都要進行修改,此前進行的備貨也可能會產生較大損失。”
而據業內人士介紹在《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公布后只有清單上的商品需要按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新稅制來進口,清單之外商品仍執行一般貿易稅收政策或行郵稅政策。
據財政部消息,這份清單是結合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進口試點情況,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予以統一規范。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夠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了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目前跨境電商進口產品多屬于涉證產品,未來這些產品在進口時采取何種監管方式會直接影響產品準入及通關效率,因此“正面清單”顯得尤為重要。據財政部消息,根據相關主管部門的意見,清單內的商品將免于向海關提交許可證件,檢驗檢疫監督管理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直購商品免于驗核通關單,網購保稅商品“一線”進區時需按貨物驗核通關單、“二線”出區時免于驗核通關單。
新政或與《上位法》相悖?此前并未公示
除了“白名單”的公布時機外,新稅改革的一些法律問題在此前也引發爭論。
根據新稅改方案,4月8日之后,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不再按郵遞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根據規定,單次交易限值提高至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20000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
在此前舉辦的“4.8跨境進口電商稅收新政考”高峰論壇上一位熟悉海關流程且要求匿名的與會專家表示,新政中提出“50元免稅額度取消”,此政策明顯與上位法相悖,未來政策出臺應該更嚴謹。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56條規定,對規定數額以內的物品,可免征關稅。《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條例》第45條規定,對關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一票貨物免征關稅。
該專家指出,此次財政部等部門出臺的新政取消了50元的免稅額度,如果這只是部門規章,那么與上述《海關法》和《關稅條例》兩部上位法明顯相悖。
北京大學新媒體營銷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旗戟則表示,在新規出臺之前,相關部委應該進行過測算,比如20000元的年消費限額是如何出臺的。不要求百分之百精確,但怎么計算出來還是要公示的,這些細則應該為市場實際操作和發展留有空間。
據騰訊科技了解,業內幾家知名的跨境電商都表示在稅制改革之前并未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這也讓一些從業者感到疑惑不解。一位跨境電商平臺從業者對騰訊科技表示:“時間太短了,前臺修改根本來不及。”唯品會 物流副總經理武迪則表示,新規一旦實施,有電商同行反饋,可能當天就不出貨了,因為海關新升級的系統與平臺對接可能出現問題,行業和消費者都要為此買單。
稅改前夜,有人激進有人保守
今天早些時候,跨境電商新稅已經在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上正式運營。
據騰訊科技觀察,在聚美優品、蜜芽、小紅書、洋碼頭等跨境電商平臺上均明確標注“已經開始執行跨境電商新稅”,并通過二級鏈接對稅改的具體政策進行說明。
但在這樣平靜的背后,跨境電商平臺卻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徑。
極少部分跨境電商平臺選擇了激進的策略:
聚美優品CEO陳歐在微博中大量發放紅包口令, 其此前參加某衛視某檔綜藝節目時,單次活動紅包金額就高達一億元。
而據聚美優品相關采購人員表示,在稅改前,聚美優品并未停止囤貨,反而盡可能的去搜羅更多優質商品。
但硬幣的另外一面卻是保守:
一位來自日本的渠道商在稅改前幾天對騰訊科技表示,某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已經開始減少在渠道的進貨,并且減少了一些采購人員的數量。
而據騰訊科技了解,一些跨境電商平臺在稅改前大幅減少了采購數量,被日本渠道商投訴的相關平臺高管對騰訊科技直接表示:“沒有白名單,不知道消費者反饋,不敢備貨。”
創業并未停止,“反爆款”成最大空間
在稅制改革傳聞出現前,某跨境電商高管曾對騰訊科技表示,現在市場上有很多跨境電商僅僅是為了跨境而跨境。“一些品類本來價格比較低,稅率起征點也比較低,做一般貿易本來就足夠了。更何況一般貿易按照批發價征稅,而跨境電商本來應該是按照零售價進行征稅,根本就沒有價格優勢。”在他看來,現在的一些跨境電商根本沒有在產業鏈深耕上下工夫,而就是利用政策紅利來賺取利潤。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跨境電商爆品仍占跨境海淘很大比例,但海外爆品品牌商供貨渠道不穩定,與國內平臺直接簽約合作可能性小,平臺為保證爆品供貨通常采用復合渠道,價格難以控制,毛利趨近于0。但即便如此,部分電商平臺仍舊時常斷貨無貨。當政策紅利失去后,跨境電商在價格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優勢。
但在洋碼頭CEO曾碧波看來,此次稅改落地是經過過去三年跨境電商試點工作的一種總結性的判斷:“未來保稅倉和保稅物流不再是少數大型電商平臺獨占的優勢,更多的口岸、具備監管條件的監管區都可以開展保稅進口業務,這對各中小電商而言長期利好。”
在聚美優品高級副總裁劉惠璞看來,新的政策體系下跨境電商如果堅持做爆品很難生存:“國內品牌往往利用電商打造爆品的模式來解決產品庫存,但如果跨境電商只做爆品,陷入價格戰而不是做一些特色和長尾的商品,就很難生存。”
談到2016年跨境電商新的競爭環境,曾碧波對騰訊科技表示:“此次稅收改革對于完全依賴保稅的跨境電商模式短期內影響會比較明顯,而對直郵體系的影響較小,直郵模式這次會受益部分,諸多庫存深度淺、動銷率不確定的產品將更適用直郵體系,但直郵的碎片化組織模式難度巨大,不管稅制如何調整,直郵物流和供應鏈組織上的全鏈條整合能力短期很難打造。以后對各大電商平臺而言如何在供應鏈的組織上平衡各種備貨模式將是一大考驗,這可能將促進行業新的模式和格局的誕生。”
數據顯示,去年“黑五”在國內的消費趨勢就展現出“反爆款”的模式,和去年母嬰、保健品銷售占比達50%以上相比,今年輕奢品、服飾類占據了“黑五”國內銷售的主流地位。
這是因為母嬰類商品是生活需求類商品的代表,需求相對穩定,跨境電商發展初期多以母嬰類標品起家,通過“低價”“爆款”等活動打開市場,以致奶粉、紙尿褲等標品一度成為海外購物的代名詞。在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以個人喜好或興趣為導向的消費需求更易刺激消費者海外購物的購買欲望。
本文由奇億網站建設原創,原文地址:http://www.studstu.com/news/1461.html,轉摘請保留版權,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