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和阿里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續美麗說被騰訊收入麾下之后,電商網站的另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導購網站蘑菇街也傳出正在與阿里談判收購事宜并已經達成了初步意向。很多人的觀點是,這兩個電商導購網站的收購是因為騰訊與阿里希望直接控制來自第三方導購網站的巨大流量,如果拓展開去,就是美麗說與蘑菇街都不希望在今年的這波寒潮中倒下,而希望能夠獲得長遠的發展,因而,選擇擁有強勁實力的巨頭作為靠山是最合適不過的發展方式。然而,對于騰訊和阿里兩個巨頭來說,目的顯然不僅僅是這兩個導購網站目前所擁有的流量那么簡單,他們在下棋,而且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不知道大家對今年4月份阿里入股新浪微博的信息還有沒有印象,在國內來說,新浪微博無疑是當時最熱
門的社交應用,沒有之一。其短小便捷、互動性好、現場感強等特點迅速讓微博成為了當時最火的社交應用,不但是傳統社交網絡的分水嶺,而且也讓更多的人看到了新型社交網絡巨大的發展潛力,這種簡捷、目的性極強、針對性極強以及互動性極強的新型社交網絡如果與電商融合在一起,勢必顛覆傳統電商發展的狀態并且發展前景非常可觀。這一點,我們從新浪微博的那些草根大號中可以看到。當時一個稍微有名一點的草根大號通過微博轉發推廣等方式而月收入上百萬并非神話。而這樣的利潤幅度,恐怕是國內所有電商都未必有多少人能夠做到的。阿里的入股,無疑在開始布局社交網絡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鋪墊。
實際上,新浪是國內第一家推出微博應用的門戶網站,但并非是國內第一家推出微博的公司。最先使用微
博的是2007年開始的飯否,而騰訊微博也是在2007年推出,不過當初的騰訊微博并不叫微博,而叫騰訊滔滔,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騰訊微博是在騰訊滔滔停止運營之后推出的。雖然起步比新浪微博早,但騰訊顯然沒有抓住微博的熱點,而只作為騰訊QQ的一個附屬產品,因而,在續新浪微博之后,騰訊再推出了自己的微型社交應用:微信。
微信一出現,便以一種君臨天下的姿態橫掃整個移動互聯網。便捷的即時聊天,語音,圖片文件分享,朋
友圈,搖一搖,附近的人,打飛機……這些強大的功能聚集在同一款應用上,使得微信在短短的一年時間便擁有超過了3億的用戶,并且這個數字仍繼續以突破性的方式增長著。甚至有資深互聯網人士認為,微信會超過京東當當等傳統電商而成為淘寶的頭號強敵。雖然目前微信的盈利模式仍未成形,但微信已經開始試水營銷,無論是從移動互聯網入口的搶奪還是移動電商的發展,微信都是馬化騰的重量級棋子,為騰訊贏得電商與互聯網的發展搶占了先機。
在微信之前與微信之后,都有很多類似的產品出現,如陌陌,易信等,近日,阿里又推出了其自己的即時
溝通應用:來往。不過,遺憾的是,來往并沒有太多讓人感興趣的東西,無論是在產品形態上還是在運營模式上甚至用戶層面上,來往都比不上微信,但早已宣布退居二線的馬云居然為了來往而重新站在臺面上,足而可見阿里對來往的期待,顯然不僅僅是一個社交應用那么簡單。
我們再回頭看騰訊與阿里對于第三方導購網站美麗說與蘑菇街的收購事件。我們知道,阿里背后有淘寶,
騰訊背后有易訊。這兩年來,易訊的發展勢頭良好,大有后來居上的架勢。而且從兩者的流量入口來看,除了來自廣告推廣與直接進入的流量之外,淘寶的流量還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第三方導購網站。對于導購網站的收購,不但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流量入口,而且能夠將這股流量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有人會說,按此說來,美麗說與蘑菇街的產品都是直接源自淘寶,淘寶沒必要再花大價錢去收購蘑菇街。
而騰訊收購的美麗說的產品源仍是淘寶,騰訊花大價錢收購的美麗說似乎并沒有任何益處。騰訊與阿里的收購有何用處呢?這就是為何小編說,騰訊和阿里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的原因了。
眾所周知,目前的互聯網之爭無非是電商之爭與移動互聯網之爭。而社交網絡的巨大發展潛力是巨型的蛋
糕,誰先贏得社交網絡,就先贏得了互聯網的勝利。而在社交網絡上,騰訊有微信,阿里的來往尚不能構成氣候。但大家可別忽略了,美麗說與蘑菇街的購物特點是基于用戶分享與推薦之上的導購網站,而并非一個簡單的商城。它們的成功,不單單能夠為淘寶帶來巨大的流量,而且它們是社交網絡與電商完美結合的成功典范!
再來回頭看那個騰訊收購美麗說的問題,雖然美麗說目前的產品仍然以淘寶為主,但美麗說的流量已經完
全在騰訊的掌控之中,而隨著易訊的快速發展,產品線的不斷擴大,將美麗說的流量直接轉移到易訊上并非是什么困難的事情。這一場收購的布局,不在現在,而在未來。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都明白了,騰訊和阿里的產品和布局,無一不指向移動互聯網與社交網絡,而這背后
,便是一條可觀的利益鏈,顯然,這條利益鏈上,不僅僅是兩者各種的電商平臺那么簡單……
文:廣州奇億網絡科技有限公司http://www.studstu.com,轉載請保留原文鏈接。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