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敵"再度入侵,中國電商烽火再起
這幾年的中國電商,可謂是“幾家歡樂多家愁”的場面,打開新聞報道,經常會有各種電商宣布倒閉或者被并購的信息,特別是去年,對于垂直電商與團購網站的一場寒流,讓更多原本躍躍欲試進入電商行業的企業望而止步,最早步入電商行業的當當網,也在連續的虧損后,開始縮小發展范圍,重新回復圖書銷售的老本行來,以質量保證為賣點的京東商城,雖然看上去發展勢頭良好,但仍然處于燒錢的狀態,而曾經與京東有過轟轟烈烈的價格戰的蘇寧與國美,雖然不斷的調整發展戰略并向電商看齊,但目前情況來看,依然還沒有折騰出個所以然來。唯一一直保持盈利狀態的淘寶,也正面臨著賣家多但真正盈利的少以及極高的投訴率……
目前,中國電商似乎正處于一個寒冷的冬季,又是一個丞待找到轉型發展方向的時期,如何尋找到新的發展道理,對抗越來越激烈的電商競爭,是國內電商眼下丞待解決的事情。而中國電商的轉型低迷時期似乎也給了國外電商進攻中國電商市場份額的機會,國外知名電商聯合國內科技巨頭,或者直接向中國電商進軍,如百思買、家得寶、亞馬遜等,但是除了亞馬遜還在苦苦支撐之外,其他電商已經鎩羽而歸,中國電商市場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塊無從下口的肥肉。
但是,對于市場份額的欲望阻攔不了國外電商窺視中國電商市場的腳步。世界第九大、美國第三大零售商、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好市多)有意向通過電商這種形式進軍中國大陸地區,目前正在尋找業內人士進行合作。無獨有偶,美國最大連鎖百貨品牌梅西百貨也終于決定全面進軍中國市場,同樣放棄實體店,借殼佳品網走線上擴張之路。對于仍停留在營銷、流量層面的國內電商,雖然“水土不服”的魔咒仍在,但對于在美國已經獲得極高評價及商品和零售理解更深的外資零售巨頭此輪出征也許有不同表現。
如果外商進駐順利,那么將勢必對國內的電商造成大沖擊,或者將會在處于低迷狀態的中國電商再掀起一場戰爭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