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刷出來的文章閱讀量意義在哪里?
當你發表了一篇文章時,所展現出來的閱讀量是文章價值的一種體現,營銷者常常會以此來衡量營銷效果,無論通過哪個平臺,只要能獲得閱讀量就證明引流效果不錯,對于讀者來說,閱讀文章之前同樣會留意閱讀量這個數據來判斷有沒有閱讀的必要。但是,能帶來如此大的影響力的數據是靠刷出來的,你還會繼續閱讀嗎?
當前,營銷者熱衷的平臺無疑就是微信微博這些新媒體了,的確,這些平臺對用戶的引流作用占據著一定的地位,往往是是他們營銷文案、軟文分享等的傳播之地,恰恰微博微信又是注重粉絲和閱讀量的典型多媒體,當你作出是否關注一個微博或者微信公眾號的決定時,你必定會先觀察這些號的粉絲數量,粉絲越多就直接地說明他們所發表的東西更值得關注;又或者說,你是被一篇文章吸引進來的,即便你覺得文章本身作用不大,但是憑著龐大的閱讀量,你會去思考這篇文章為何那么多人閱讀,它的獨特之處又在哪里,不知不覺你又成了作者的一個粉絲了。
于是,營銷者便意識到,其實這些數據對用戶的影響作用還是挺大的,文章內容是關鍵,但是能把這些數據做上去,也未嘗不是一個好的營銷手段。但是,靠真正的實力去吸引粉絲,提高文章閱讀量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需要長時間的積累,還要費盡人力物力。后來,便出現了所謂的僵尸粉和水軍,靠刷數量來達到目的。
有需求就有市場,刷粉刷閱讀量也變成了一項業務,你會發現,其實做這種生意的人還不少,就拿淘寶來講,上去隨便一搜就會找到這些店家,只要花費很少的錢就能立即獲得成千上萬的粉絲數量,以及文章百萬閱讀量,而且選擇這樣做的營銷者還真不少,可見,這已形成了平臺的慣性做法了,沒人都在刷,你不刷就意味著要比別人落后一樣。
另外,還有各種刷數據的軟件也頻頻出現,也被營銷者紛紛利用在各類平臺中,效果確實驚人。然而,這些數據的真實性卻難辨真假,因此,盡管用戶知道有刷文章閱讀數量這種情況,但始終無法辨別到底是真正的閱讀量還是虛的,大多情況下只能默默地認可這些數據。
事實上,營銷者這樣做真的存在實質意義嗎?不,這是對用戶的一種欺騙行為,即便獲得了眼前的好處,但對營銷者本身并沒有多大意義,靠粉絲數量以及文章閱讀數量所帶來的真實用戶必定是少數的,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商家的廣告投放也是極難的,廣告主必然要驗證這些數據的真實性,若沒有真實的用戶,靠刷出來的數據基本是穩定的,只要經過幾天的觀察,就會讓商家一眼看穿,反而是吃力不討好的行為。
由于這種現象愈發泛濫,平臺也開始嚴抓這種行為了,禁止營銷者的這些不正當手段造成的不正當競爭,相信平臺也會越來越智能化,再怎么刷還是逃不過它們的火眼金睛,落得封號的結果,吃虧的仍然是營銷者本身。
總結:若你的文章閱讀量依舊在靠刷來維系光鮮的外表,那么幾乎不存在著實際的意義,還不如做好用戶體驗,研究如何能帶來真實的閱讀量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由奇億網站建設原創,原文地址:http://www.studstu.com/news/1208.html,轉摘請保留版權,謝謝。



















